喜讯!学校教师在广东省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字体大小:

5月26日,《关于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的公布》文件发布,在本届大赛中,我校教师团队表现卓越,一举斩获4个奖项,分别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详见附表),实现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示我校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的显著成效。

经济管理学院谷佳桐老师比赛现场

人工智能学院王煜林老师比赛现场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王如意老师比赛现场

本届大赛竞争激烈,经过校内选拔、省级初赛角逐,进入决赛现场的共184个教师(团队)。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重点考察教师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我校获奖教师团队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课程思政等创新方法,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赛促教,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水平。此次大赛的优异成绩,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省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学校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继续发挥教学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获奖教师风采展示】

谷佳桐老师

获奖感言:作为一名新站上讲台的教师,有幸参加教创赛这一最考验综合素质的教学能力竞赛,并获省级二等奖,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是学校赋予的坚实力量。感恩学校搭建的成长平台;感激校领导以高瞻远瞩的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和专家引领铺就的成长阶梯;感谢统计学团队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和学生们充满灵气的课堂反馈。从跨学科教研到信息化课堂建设,正是学校“创新育人”的土壤,让我这颗教育新芽得以破土生长。未来定不负栽培,将荣誉化为深耕的动力,在传承与突破中打磨更有温度的课堂,以匠心回馈教育沃土的滋养!

王煜林老师(左三)团队

获奖感言:从寒冬筹备的微光,到盛夏领奖的绚烂,我们一路摸索、打磨、推翻、重建,每一次深夜推演都凝成今天沉甸甸的奖杯。回望那段日子——方案从雏形到蜕变,讲稿从结结巴巴到铿锵有力,课堂实录从稚嫩到从容,每一步都浸满团队的汗水与坚守。正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幸得同伴并肩、专家点拨、学校鼎力支持,才让理想在赛场上闪闪发光。此刻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所有默默助力的同行者。“创新永无止境,教学因热爱而闪光”。未来,我们将把赛场上淬炼出的理念与方法播撒回课堂,让更多学生在真实、有温度的学习体验中成长。愿这份收获成为新的起点,携手再出发,再攀高峰!

王如意老师

获奖感言:参加此次教学创新大赛,不仅是对课程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教育真正赋能产业”的深度思考。作为《数控技术》课程团队的主讲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新。以下从三方面分享参赛感悟:

一、破局之思:从“两张皮”到“真融合”。产教融合的本质是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共生生态,唯有让企业需求成为教学起点,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供给。

二、创新之践:虚实融合的“三真”教学。比赛中,我们重点呈现的“真实项目、真实环境、真实评价”教学模式引发评委关注。当看到学生设计的参数优化方案被企业采纳,年节约成本30万元时,我深刻意识到——课堂创新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真问题,创造真价值”。

三、未来之向:从“盆景”到“森林”的跃迁。赛事评委的提问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单项创新易,生态构建难。

数控技术是“毫厘之间见真章”的学科,而产教融合则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这次大赛让我更坚定:教育创新既要追求技术参数的“精准”,更要坚守育人初心的“纯粹”。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精技术”锻造大国工匠,以“深融合”助力制造强国,让数控技术的火花在产教协同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